爱的不信任和怀疑
发表时间:2022-09-14 来源:中国NLP培训学院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明白这些理论。当他们与同事、朋友交往的时候也很明白这一点,然而当他们面对他们最爱的人时,似乎总忘记了这些,或许,人们受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深远了,每个人的血脉中都深印着这些耳濡目染得来的影响。在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中,附属的意味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处于强势的一方往往忽略了处于弱势的一方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似乎永远都有“屈从的义务”。这是一种环境造就的“整体无意识”行为。然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大家只有清楚沉淀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无意识”,才能真正区分爱与需要。
把爱与需要混为一谈的人,冯晓强他们之中多少有一些是因为人格发育不够健康。自身的某些需要由于受后天影响而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人,他们的心中往往充满了自卑、自怜。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满怀着对爱的不信任和怀疑。他们的这些心理征候表现出来就会形成下列话语:“如果你... ...我就... ...”,“你如果不... ...就是不爱我”,“我这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感觉不到我的一片爱意呢?”这类人的口中的“爱”及行动中的“爱”常常蕴涵着“奉献”、“牺牲”的意味。
他们的爱成了控制对方以满足自己各方面需要的最有力武器。他们所“爱”的另一方实质就成为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和印证自我价值实现的最方便的工具。与
冯晓强课程此同时,对方要求自由空间和选择的权利的要求就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为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危险,一种自我价值颠覆的危险,一种不获满足的危险。他们面对这种危险时常常会有挫折感和愤怒感,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爱”没有得到回报,他们对爱的另一方充满失望和愤恨。实际上,是他们错判了爱与需要的界定,令自己的爱成为一种“剥夺”的行为。
您还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