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略又是NLP中所使用的术语之一
发表时间:2022-09-15 来源:中国NLP培训学院
碰上总是坚持把事情说个没完的受导者, 这份坚持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重复无效的做法), 辅导者应该插入一句“那你想下次(明天)有怎样的不同? ”这类受导者不会因为一次被打断便改变。辅导者应保持平静而坚定的语气,用同样的话去继续打断受导者,直到受导者改变说话的内容,回答辅导者的问题,并且说出他想下次(明天)会有怎样的不同(快速引导受导者进入状态)。纵有涉及“过去 ‘的需要,例如 ‘重塑印记法”找出潜伏多年 的原因性事件,亦只是引导受导者返回该多件所引起的情绪感受、 然后进行处理。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作分折,也 不作批判。所以,“NLP简快心理疗法”的兴趣不在“ 为什么”(why)“什么”(what)和 ‘怎样做”(How)。
学习冯晓强NLP课程的原因
人生的困局往往来自于头脑与心灵的抵触、理智与感情的冲突、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NLP因为完全发现了思维和情绪的规律,知道如何让你的理性与感性协调一致、身心合一。所以,用它来处理各种困局、突破发展瓶颈,就如利斧断木,效果惊人,它常常能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以最短的时间化矛盾于无形,很大程度上,NLP是教你找到方法的方法。
NLP发现了思维的规律,规律的特性意味着可以不断地被举一反三。因此,NLP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在这门学问出现后的三十年时间里,已经有无数的人发展出了数百个不同的技巧,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些技巧可以用来处理你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极大地提升你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幸福感。
适合学习NLP的人群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学。尤其适用于:企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市场营销人员、行政人事工作者、公关人员、培训工作者、教练、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为人父母者、人文研究者等等。
【NLP 心略 】
“心略”又是NLP中所使用的术语之一,用来表示一个人行为的决策过程,表象系统则是其组成的原素,举例来说,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倒水,就是一套策略的运作过程,首先这个人可能看水的高度跟心中理想的高度比对,如果水量不够,这个人会继续让水流入杯中,直到与自己的内在影像符合为止,这时就存在一个由视觉表象构成的策略,可以用符号表示如下:
(ps.e为外来刺激,i为内在表象)
当然策略是不限于单一表象的使用,譬如刚刚的例子,这个人可能使用的策略,是用听水杯发出的声音来控制水的高度,如果水不够多,他会感觉怪怪的,如果达到了理想值,他可能产生舒适的感觉,然后他知道要把水关起来了,可表示如下:
行为的适当与否,就来自于策略与表像的使用是否符合所做的任务,像以两人倒水的策略而言,显然第一个人的使用的比较优越,因为杯子的材料、和空气的温度等都可能影响声音的传达,因此第二个人可能往往无法倒适量的水,但如果这些策略用在接暗器的话,第二个就比较适当,因为快速移动的物体常常是很难用视觉补抓的,NLP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选择适当的表像及策略。
最后,请注意,NLP着重形式胜于内容,因为如果以内容切入,通常得到的结论只能套用在特定的目标,如果是形式的话,则内容可任意变更,包罗万象,这就是NLP强大的地方,因为它所得的结论可以适用在各个人类行为,甚至用于组织的运作上,如果使用的当的话。
心序心略包括内心感受的方式(感元),有关的次感元和正确的顺序(心序)。
构成心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感觉。它又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
有时我们对说话者的口气感受较强;有时对其内容感受较强,对于前者,我们称之为听觉用话;对于后者,称之为听觉用字。
要想了解他人的心略,你就必须有一套知道何时该做何事的机能,以便能描绘出心略来。让我们用几个缩写字母来代表我们认知的过程。V代表视觉,A代表听觉,K代表触觉,I代表内心的,E代表外界的,T代表口气的,D代表用字的(内容的)。假如某人看到某样东西心动是先看见(Ve),然后告诉自己(Aid),激起驱使内心的感觉(Ki),这一心理行为的策略就要表示如下:Ve-Aid-Ki。虽然你整天劝这人做某件事,但不大可能会奏效的,不过你若能抓住他的心略,让他“看”到拥有后的感觉,同时让他把这种感觉在内心细诉,那么这人就极可能会采取拥有它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