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学的学者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2-09-15 来源:中国NLP培训学院
第一次接触的突变是身份上的,原来我不是爸爸的儿子,不是太太的老公,不是女儿的爸爸,而是另一个我,当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形象是一个天使很辛苦地想从蚕茧里爬出来,脑子里跳出一个英文词:"changeagent",改变媒介。到现在我都在做的是自己和别人改变的媒介,这就是我的使命,寻找到了心里面觉得什么最重要的,后来就没改变过,一直到现在,帮别人改变,帮自己改变。
刚从美国回来时,开始还没打算放下所有生意,打算一年一两个星期在香港就算了,没想到一踩就泥足深陷,回不了头了。因为不舍得,我网站上很多朋友的分享,你知道,有些西医中医都帮不了的人,我帮他一次,就能解决困扰十五年的头痛。一个吃了两年精神科药物的抑郁症病人,治了三次后就可以戒了药,不再抑郁,这些让自己有时也会有个满足感,他们的例子也鼓励了我。这些朋友的进步,也令我更有兴趣做下去。
冯晓强 教练技术起源于运动场,是体育网球教练添·高维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教练事件中发现:肯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所产生的良性改变,要比批判、否定、矫正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要好的多。后来添·高维先生将此课题做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很快将此理念和技巧应用的到企业界。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很和加入,很快形成了一门学问:教练技术。
后来,添·高威的发现引起了美国一批研究心理学的学者的兴趣,心理学NLP(神经语言程式学)流派的权威人士Tim Hallbom、Jan Elfline、Nick Le Force等人将心理学的学问对教练技术不断丰富,通过10多年的发展,教练技术目前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和专业,它除了应用于企业管理外,还广泛应用于心态、态度、人格、情绪、素质、技能、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个人成长及家庭、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一句话,NLP教练技术就是将NLP对人心理的研究应用于教练技术的一门学问。是NLP领域中的一门应用学科。NLP的起源19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有两位极富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人——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约翰格瑞德(John Grinder),当时,理查班德勒是加州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而约翰葛瑞德则是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因缘际会,他们二人因为不满于传统心理治疗的冗长与低效,而临床心理界却有极为卓越的心理治疗大师。为了弄清他们是如何成就卓越的,两位天才开始深入研究当时北美的四位实用主义临床心理治疗大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和策略。部分人是现实。任何人都有进化的阶段,当你没饭吃,你跟他讲精神,他不会理你。你解决他的基本生存,他就想有朋友,有家庭,当他有了这些,又想突出自己,希望社会其他人给他尊重。有了这些之后,又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
冯晓强NLP香港社会很多人,大部分的人是正在改变的,这个发展跟国内也很相似,七八十年代追求名牌,虚荣,现在反而会更追求自我实践,也在慢慢改变,我相信国内也会慢慢改变,2000年后,香港人也在慢慢觉得,物质不再那么重要,开始寻找更加重要的东西,现在多了许多人寻求宗教,走向心灵成长,或是做社会公益,这些满足感也很大。
内地的发展跟香港很相似。从很多人没钱,到现在少部分人有钱,而且他们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品尝过物质的甜头,但他的家庭,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并不能解决。所以希望有更大的满足感。人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国内开始有中产了,有多余钱,他们去追求心灵成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