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三个信念价值观关键期,你做对了吗
发表时间:2022-08-31 来源:中国NLP培训学院
导读:父母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果处理的好的话,孩子有很正面、很强的价值观,则人生充满理想,跌倒会再站起来,会在挫折当中学习。
如果价值观里充满着nlp加盟矛盾、负面、无助无望等等,孩子会很难适应这个世界。父母直接影响着孩子,影响着孩子的信念价值观,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在于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和支持他。
孩子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分几个时期:
(一)0-7岁,印记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思想象一张白纸,他们会毫无保留的接受父母向他们表达的所有“事实”。他们的思想也象一片肥沃的土地,撒什么种子,会长成什么,即使撒的是野草的种子,也照样生长,他们不懂得区分好坏,没有标准。
这个时期,尤其是4岁以前,父母应该避免让孩子产生混乱,比方说爸爸责备孩子,妈妈又表扬,又或者家长言语与语调不一致,都会使孩子混乱,从而产生无价值感。
小孩子经常会出现一些咬手指,扔玩具等行为,都是他们对外界的一种萨提亚模式level2试探和尝试,如果父母一味的去阻止,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孩子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无助和无望,而无价值、无望、无助是对人最具破坏性的三种信念价值观。
信念价值观就象心跳呼吸一样,平时不会怎么留意,但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人所有的行为、包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受信念价值观的影响。
(二)8-13岁,模仿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很有强的模仿欲,孩子不断的模仿,模仿父母,模仿老师,模仿行为比模仿语言要多,当父母行为与语言矛盾的时候,孩子只会模仿行为,因此,对于父母来讲,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行为重复再重复,形成习惯,习惯重复再重复形成信念。
(三)14-21岁,社交时期
这段时期的孩子比较叛逆,变化无穷,因为生理变化很大,所以导致情绪变化也大,游离于孩子和成年人之间,有时候象孩子,跟父母撒娇,需要父母保护,有时候像个成年人。
因为他们要融入社会,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孩子来讲,朋友比父母重要,也开始跟父母有代沟、抗拒,顶嘴,也会有一些抽烟、晚归等坏习惯。
这个时期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如果父母能够多观察孩子的行为,聆听他们的话,把孩子看成是朋友,增强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父母如果是强制和硬碰的话,定会给这个敏感时期的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父母直接影响着孩子,影响着孩子的信念价值观,你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在于你想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和支持他。
相信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积极正面,都希望孩子热情开朗、有礼貌、醒目、聪明、自动自觉、勤奋、能力强……那作为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要如何支持到孩子成为积极正面的人呢?
首先,针对不同时期的孩子,父母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一)印记期(0-7岁)
1、避免矛盾的说话及行为,当小女儿拿着刚刚画好的画兴冲冲的跑到你面前说:妈妈/爸爸,你看我画的画,好看吗?你头也不回,继续盯着你的电脑,然后嘴上说,好看好看,女儿你真棒!
这时孩子会很混乱,为什么妈妈/爸爸看都没看就说好呢,混乱产生无价值感。所以,父母们应该看着孩子的画,然后再说:女儿你真棒,画的太好了。保持话语和行为一致。
2、语调与言语要一致。当孩子叫你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你说的是“好啊”,但是用一种很不耐烦又带责备的语气说出来的时候,也会使孩子混乱。
3、善用相反框架,灌输孩子正面思想及态度,成为有效的信念。例如:“老师骂你”可以转化为“老师是关心你。”“怪错你”可以转化为“更了解你”等等。
4、教导孩子要从多角度观察及感受食物,协助他们建立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性及选择的能力。
(二)模仿期(8-13岁)
1、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这个时候孩子模仿行为多过模仿语言,当语言和行为不一致时,孩子只会模仿行为。例如,你跟孩子说,不要跟妹妹吵架,但是你们夫妻两个经常在家吵架,孩子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你叫我跟妹妹不要吵架,爸爸妈妈你们两个为什么经常吵呢,孩子就会模仿你们吵架的样子。
叫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却做不到,孩子也只会模仿你的行为,而不会管你在说什么。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和习惯,才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价值观。
2、多留意身体语言。父母的每一个行为习惯、每一个肢体动作,讲话的样子等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要留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3、多分享成功人物的故事及父母、老师从失败中学习的经验。
4、多支持孩子的梦想,协助孩子把梦想转为有效的行动。这个时期的孩子,思想象火花一样,也开始有自己的梦想,长大想做科学家、画家、老师、电脑高手等等,有一些梦想可能很宏大,很浮夸,即便如此,父母也要支持孩子的梦想。
(三)社交期(14-21岁)
1、多观察孩子的行为,聆听他们的话
2、了解孩子当时的反应,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的表现
3、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朋友,增强之间的沟通,减少代沟。
4、谈话时,多用“我”或者“我们”,少用“你”。
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一个敏感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尊重,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你若与他对抗,他也不会示弱。因此要特别注意。
说“你”的时候有一种指责的语气,“你怎么又晚归”,“你怎么又抽烟”等等,如果换成“我看到你回来这么晚,我很担心”,“我看到你在家抽烟,我很不舒服”。多表达“我”或者“我们”的立场。
当然,父母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父母自己首先要培养积极正面的信念价值观,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来自广州的林小姐说:“以前我不知道,学习亲子工作坊才发现,原来我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跟我爸妈对我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我就是把我父母对我的方式完全的复制到我孩子的身上。
我跟父母有些误会,对父母有些不理解、不接受,我相信,如果我现在不改变我的方式,将来我的孩子长大了一定也会对我不接受、不理解,幸好我的孩子现在还小,才一岁,我还有机会改变我的信念,改变我的方式。”